星期三, 8月 08, 2007

搶救陳詩吟洋樓文化局成功出擊

搶救陳詩吟洋樓文化局成功出擊96.8.7金門日報
記者蔡家蓁/金城報導
搶修古蹟成功出擊!金門縣文化局接獲民眾反映指出縣訂古蹟陳詩吟洋樓因年久失修,加上屋頂生長貫穿屋內壁面大榕樹業已危急洋樓主體安全,文化局日前委託專業承商摘除榕樹,成功搶救這項古蹟,文化局也特別呼籲民眾一起共同來愛惜生活周遭的古蹟。 文化局表示,陳詩吟洋樓原登錄為歷史建築,於九十五年五月一日業已指定公告為縣定古蹟,該洋樓建於民國二十二年,因長期無人居住,乏人管理,又因年久失修,歷經歲月的侵蝕,建物已見斑駁頹圮。 此外,壁面生長貫穿屋內的高大榕樹危及洋樓,鑑於古蹟的管理維護與民眾反映,文化局先前在林務所與金城鎮公所協助下,將生長於建築物立面的樹叢全面清除,月前更是著手進行從壁面生長貫穿屋內二、三樓的榕樹摘除工作。  文化局說,榕樹摘除需兼顧古蹟主體之保護及屋頂結構損壞施工時的安全,相當不易,所幸由本縣古蹟修復經驗技術豐富的坤達營造工程承接,才於日前完成這項艱難任務。 文化局長李錫隆指出,古蹟業務自民政局接手過來至今未滿二年,對於古蹟的管理維護及週遭環境的保全,目前尚未有完整的配套措施,因此,在有限的人力之下,除將依循相關的程序辦理古蹟指定、維護與再生的工作之外,同時更希望鄉親也一起加入古蹟、歷史建築等相關文化資產的守護工作,讓本縣的文化資產更加發光。 「陳詩吟洋樓」位於金城鎮市區,與三級古蹟「奎閣」隔巷相望,陳詩吟係金門高坑人,博通經史,以教書為業,1903年赴新加坡、印尼開設土產貿易商號,進行土產買賣,利用第一次大戰期間(1914~1918年)物資急需的機會,遂成鉅富。 1932年,他偕同四夫人薛賢珍(金門珠山人)返鄉建洋樓,因為一些緣故,陳氏並沒有在出生地高坑興建大厝,而是改選於後浦,購地建屋,不過,生意繁忙的陳氏並沒有親自主事。  洋樓蓋不到一半時,陳詩吟即與世長辭,時年六十一歲,未能看到自己心血結晶,而在洋樓住不到四年的夫人薛賢珍,也因1937年日軍發動戰爭而避走新加坡,將洋樓託給親戚代管,爾後即不再返鄉。  「陳詩吟洋樓」的規模宏大,在金門與陳坑陳景蘭洋樓、碧山陳清吉洋樓、山外陳期宰洋樓、古崗董允料洋樓、水頭黃輝煌的得月樓等僑匯時期金門著名的洋樓建築並駕齊驅,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系系主任江柏煒即指出,金門洋樓與號稱「萬國租界」的廈門鼓浪嶼相較,絲毫不遜色。 由於遠居新加坡的陳氏後人很少返鄉,陳詩吟洋樓乏人管理,經不起砲火和風雨摧殘,逐漸成為長年大門深鎖的危樓,但是它以融合華洋建築特色,2006年6月13日由金門縣政府評定公告為縣定古蹟。 陳詩吟番仔樓建築經費高達白銀三萬元,番仔樓建築樓高二層,分為前後二落,前樓上下共八房二廳,後樓上下為四房二廳。牆柱上盡是精雕細琢的各式石雕,牆面上則鑲嵌著花色豔麗的西洋彩磚,有傳統的古典,也有洋式的風情。大門鐫刻著「投筆三十年追倚頓,造樓百尺讓元龍」,窗櫺上則書寫「君子慎獨」、「逸情雲上」、「壯思風飛」、「吉人寡詞」等字句,用以自勉,也盼望醒世。

沒有留言: